心理賬戶:錢與錢不一樣?——經濟學院經濟與金融熱點問題系列講座之六

發布者:王慧君發布時間:2017-10-20浏覽次數:564

1980年,芝加哥大學著名行為金融和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首次提出“心理賬戶”概念,用于解釋個體在消費決策時為什麼會受到“沉沒成本效應”的影響。1013日上午,10大菠菜信誉担保网經濟學院孫穎副教授在南主樓B103,為經濟學院金融與投資專業畢業班的160多名學生,做了一場題為“心理賬戶:錢與錢不一樣?”的前沿講座。

孫穎老師從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塞勒談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塞勒的主要研究成就,在公平問題上,塞勒給出的答案是消費者經常會從價格比較中提取積極的或者消極的交易效用,并與自己的消費偏好相結合從而得到相應的公平标準。事實上,相對于吃虧本身來說,消費者更在意的是這種“傷害”是否會加強另一方的有利地位。接着孫穎老師又簡明扼要的介紹了塞勒的著作《錯誤的行為》,塞勒認為心理賬戶的核心就是自我控制,它假定人們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标也會在心裡記賬。消費者在不同來源收入下的儲蓄傾向和消費傾向不同,這就是他的心理賬戶和儲蓄理論。

此次講座讓同學們緊随時代前沿,關注經濟學領域世界頂級榮譽和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了解到了經濟學領域最新的成果。

Baidu
sogou